清歌 > 历史军事 > 逍遥小憨婿 > 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念头通达!

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念头通达!(1 / 2)

“天心我儿,大明正值千年未有的风口浪尖,从门阀世家到寒门,再从寒门到万千百姓,大明可谓是承北周,大乾之泽,累计百年才有了今日之果。

遥想百年前,世家门阀遍地走,朝廷政策被把持,黄泉不下乡,百姓无出头之日。

他们可曾想过,百年之后,百姓做主,世家门阀消亡?

非也。

人世间无非一个轮回而已。

大明的路,是一条未知的路,是激进的路。

所有人都要清楚,大明是没有后路的。

等那些人缓过神来,他们会更加的变本加厉,所以我们必须在这个时候,不断的加码,压的他们抬不起头来。

这一场革新之后,百姓将会彻底觉醒,将会彻底摒弃百年之前的思想。

这正是我希望看到的。

遥想千年前,始皇帝书同文,车同轨,结束战国,是何等的伟业。

可后人对其,多是误解和污蔑。

眼看着就要迈入新年,第二轮的革新是时候来了。

东京也好,西京也罢,影响是最小的......”

这一份电报很长,天心看了很久很久,看了一遍又一遍。

父亲从未回过这么长的信,也从来没写的这么详细过。

他这才明白,父亲不是着急,或者说,他就是想压得那些人喘不过气来。

父亲设想的国家,是百姓和皇帝一起当家做主。

是真正要实现和万民共治国家。

所以,大明才能有如此强盛。

所以那些将士才会如此有归属感。

因为他们大多数都是穷苦人家出身。

因为朝廷认可他们。

因为他们能感受到朝廷对他们的爱护。

“不是父亲太急了,而是大明等不起,或许我比不上父亲的原因,就是因为我眼光太短了,看不到十年,乃至更久远之后的事情。

父亲看待问题看的很久远,所以,他才会如此着急。”

天心深吸口气,他决定,这一次要独断朝纲,推行第二次革新。

因为父亲不会骗他,不会害他,更不会危害这个国家,这个国家的百姓。

第二天一早,他就下发了一道命令,开启革新第二轮计划,而且还必须让下面无条件的推行。

这一道命令下发,阁部那些阁老都惊讶万分,纷纷来到奉天殿之中,“陛下,不是已经将太上皇的策略驳回了,怎么又推行了?”

天心道:“朕觉得时机已经到了,既是革新,就应该雷厉风行,不应该有半点缓和。

咱们革什么新?

还不是革出那些旧疾?

若是怕这个怕那个的,就不要革新了,老老实实的趴着沿用前朝的律法和一切就行了。”

“陛下,但是行事要松弛有度,过犹不及啊!”不少人都劝说天心收回成命。

但是天心道:“这一次,朕要独断朝纲了,朕要面对的敌人,千千万万,若是松懈了,等那些人缓过神来了,他们是不会给朕反应的机会的。

所以,你们也别说了,就这样吧,下去,推行这一条命令。

若是有什么变动,让军队镇压。

要是他们造反,那朕就再杀他们一次!

一次不行,那就两次。

两次不行,那朕不介意清空重来!

看是他们的头硬,还是朕的拳头硬。

大明要的是政通人和,要的是安定和平。

如太阳教之流,就是有那些藏污纳垢的土壤,才会层出不穷。

天下大同,岂是那么容易得。

凡事和平,都是铁血而来。

北周曾繁荣过,有户籍九百多万。

可到了大乾有多少人?

户籍三百多万,一整个国家几乎都被杀空了。

五胡乱中原的时候,中原之民几乎断绝。

可后面如何呢?

你们在担心什么?

担心那些人造反?

担心他们有意见?要是害怕这些,就不要当这个阁老了!”

天心说话极重。

阁部的这些人一个个面面相觑,特别是保守派那些人。

而进取派则道:“陛下言之有理,怕这个怕那个,就不要革新了。

那些人不承认这个,不承认那个,是因为他们懒惰,是因为他们害怕。

因为朝廷的刀切断了他们的利益。

而现在,朝廷要去芜存菁,这有什么不好的?

天下大同可是嘴巴说说而已。

天下大同是要流血的,是要死人的,不是小孩子过家家!”

“臣附议!”

“陛下啊,既然内阁都已

最新小说: 换亲后,表姑娘被侯府全家宠翻了 大晋:我真不是天命之子 九州烽烟记 大唐:长乐请自重 满朝奸臣,你要我当千古一帝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西川欲晓1909 朕真的不务正业 极品太子:我爬出棺材,征服天下 法兰西1794